时间:2025-07-09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近一段时间,“禁止违规吃喝,不是吃喝都违规”的话题,带给人们思考。主流舆论认为,从来只有“禁止违规吃喝”,没有所谓“禁止正常吃喝”。集中整治违规吃喝是为防住腐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而不是防住人间烟火。
烟火一词,传最早出自《史记·律书》。 “鸣鸡吠狗,烟火万里,可谓和乐者乎” ,意思是,鸡鸣狗叫,炊烟袅袅绵延万里,这样的景象才称得上和睦安乐。这里,描述了古代乡村的日常生活景象。烟火,指百姓生火做饭时产生的烟与火。
由烟火一词的演变来看,大体有火和烟、炊烟、熟食、引火材料、烽火(战火)、火灾(火警)、香火、焰火(烟花)、烟草制品等意思延伸,已由最初指火与烟的自然现象,后逐渐衍生出祭祀香火、人间生活气息等引申含义。
从时代的变迁、生活的不断丰盈,烟火的意涵已逐渐变得丰满。烟火,首先是柴米油盐,或者说油盐酱醋。它指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的一日三餐和承载一日三餐需要的最基本物质。烟火,是家长里短,是谁家孩子出生了、谁家孩子考上了大学、谁家孩子娶媳妇了的家长里短。烟火,是酸甜苦辣,是人们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后的柳暗花明和雨后彩虹,是努力后的获得感。烟火,是人情往来,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温暖,是街里街坊的互相帮衬。烟火,是聚散离别,是凡事皆有因缘的事物内在逻辑的演绎。烟火,是生生不息,是传统、文化和精神的代代传承和弘扬。烟火,是诗和远方的且行且珍惜,是一段又一段追梦、逐梦旅程中的痛并快乐着。烟火,是物质和精神的双向满足,是生活创造、文化创新、人类文明转型和进步中每个人不断提升的做人尊严和体面。烟火,是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的自我反思,是自我超越中一次次放下又一次次扛起。烟火,是地气,是日子,是生活的寻常,是凭踏实劳动、勤勉劳动,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没有吃喝,哪来烟火。整治违规吃喝,是让人们回归家庭、回归百姓、回归勤俭、回归天伦、回归健康的人情交往,回归诚实劳动而来的果实享受。烟火,离不开吃喝,但不止于吃喝。而违规吃喝,异化了烟火,丢失了烟火本意的美好。
王学武,乡情、亲情文学知名作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乡愈》《乡读手记》《亲疼》《孝亲三部曲》(《亲疼》《亲缘》《亲享》),北大出版社出版。《乡读手记》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20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担任《医之心——百名协和医学专家医学人文志》编审指导,并入围2022年中国好书。微信公众号《时光里的时光》创建人。
出生于浙江省淳安县威坪镇安川村,198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2020年被家乡授予淳安文化传播杰出人物,原科技日报社研究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