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东软学子三下乡丨匠心筑梦非遗传承手工艺绘文化新篇

时间:2024-08-16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非遗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文化传统和价值观,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为了深入贯彻“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动非遗与教育融合,并加强非遗保护的宣传推广相关政策,成都东软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智创未来”实践团于7月16日前往都江堰市聚源镇双土社区开展“匠心筑梦非遗传承,手工艺绘文化新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支教活动。

  为激发学员们对传统非遗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使其在实践中了解非遗、热爱非遗,“智创未来”实践团特别安排了一场针对学员们的脸谱文化探索之旅。

  志愿者首先以京剧脸谱为案例,向小朋友们介绍了脸谱的起源、文化内涵及每种颜色脸谱背后的独特含义。通过学习,小朋友们不仅认识了脸谱的种类与特征,更为后续亲手绘制脸谱积累了宝贵的知识与灵感。在实践中,小朋友们全神贯注,巧妙构思,沉浸在艺术世界中,一笔一画勾勒脸谱线条,细心描绘斑斓色彩,展现出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之心。

  通过这堂京剧脸谱绘画课,学员们不仅学会了绘制京剧脸谱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还深刻感受到了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将这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传递给更多的人。

  扎染作为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于2006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让孩子们更深刻地感受传统非遗文化的魅力,与扎染工艺亲密接触,志愿者带领着一群充满好奇与热情的小朋友们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扎染工艺课。

  志愿者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向学员们充分展示了色彩斑斓、图案各异的扎染作品,并巧妙运用视频影像,将扎染的历史渊源、工艺特色及背后的文化故事娓娓道来。随后,在团队成员的协作下,小朋友们纷纷拿起手中的布料,绘制出各式各样的图案形状,并小心翼翼地进行扎结。

  当染色巧遇融合,当传承紧依温暖,一件件方形的环保棉布呈现出具有美感的图案,“艺术品”初见成效,极富民族特色。整个课堂中,小朋友们亲手体验非遗扎染,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激发了创新思维。支教活动寓教于乐,让非遗文化在孩子们心中扎根,成为他们未来宝贵的文化财富。

  非遗文化作为民族的精神财富与文明的瑰宝,蕴藏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人文底蕴。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智创未来实践队积极响应时代召唤,以志愿精神为引擎,全力以赴投身于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