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治理之要,关键在党,重在基层。基层党委作为“一线指挥所”,承担着把方向、促落实、抓覆盖的关键作用,需牢牢把握精细化治理这条主线,推动党组织扎根、资源下沉、服务前移,全力打好“四张牌”,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
打好“责任牌”,增强“传导力”。作为基层党组织,要始终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厘清年度党建工作任务清单,压实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制,逐级传导工作压力。要加强日常培养监督,开展村级党组织班子运行情况研判,实施“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计划”,不断充实村级干部队伍,提高村级干部的执政能力的执政水平。
打好“强基”牌,增强“战斗力”。“根本固者,华实不茂。”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是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础。要根据“规模适度、就近就便、全面覆盖”原则,推动“街道-村(社区)-自然村(小区)-村网”三网融合,稳稳托住基层治理的“底盘”。要建立健全“1+3+X”联席会议机制,以小区党组织为核心,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社会组织为固定成员,其他驻区企事业单位结合职能工作广泛参与基层治理,共同商议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做到同向发力、破解难题。要深化大党建区域模块治理交流党建平台,围绕环境整治、文明创建、城乡建设等重点工作,组建一线功能型“行动”党支部,实现关键时刻有组织、关键岗位有党员,为精细治理、精准服务夯实组织基础。
打好“服务”牌,增强“凝聚力”。党群服务中心是展现党的形象、传递党的温度的有形载体,必须坚持基层治理的需求在哪里,先锋阵地就建设到哪里,让群众解难题有去处,话幸福有地方。要以基层实际为出发点,以便民利民为落脚点,搭建基层治理各类主体的链接平台、设置企业绿色窗口、建立暖“新”驿站等服务阵地,实现阵地建设到百姓家门口、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提升群众幸福感。要按照“就地就近、小巧灵活、以小见大”原则,充分利用闲置用房,功能化提升阵地内涵,突出实用为本,提升精品意识,增强党群服务中心的党群服务、政务服务、志愿服务、教育培训等功能,打造有“温度”的党群服务中心。
打好“发展”牌,增强“融合力”。要以“五个好”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创建为抓手,完善机制运行,立足资源禀赋,加大特色种植步伐,以电商服务,旅游观光等为载体,发展乡村旅游,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要做强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群众就业渠道;借助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加大乡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宜居宜游的和美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