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7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934年8月初,由任弼时、萧克、王震等率领的红六军团,作为长征先遣队从湘赣苏区突围西征,准备前往黔东革命根据地与贺龙领导的红三军会合。
在抵达锦屏县境内后,时任红18师师长龙云亲率先锋部队,避实就虚,来往穿行于敌军布防的空隙间,以迷惑敌人,为大军行进创造机会。
俗话说:福不双至,祸不单行,就在红六军团正为如何摆脱湘军阻截而苦恼时,桂军的追兵又来了,红六军团顿时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
在此危急关头,龙云临危受命,将52团和54团由前锋改为后卫,阻击湘、桂两军,掩护主力部队撤离。
然而,此时敌军并未放弃对我主力部队的追击,想要尽快赶到印江与贺龙率领的红三军会合,只能留下一部作为全军的后卫。
成功突围后,龙云师长率领52团沿着主力部队南撤路线追赶,在行至半路时,就被前来增援的湘、黔敌军和地方民团用机枪和迫击炮截断。
为了拖住敌军,确保主力部队顺利南撤,龙云师长决定率领52团改道向西走去川岩坝困牛山的大路,并成功将大部围追堵截的敌军吸引至困牛山。
为了保存革命的种子,龙云师长留下100多名红军战士继续据险阻击敌人,他则亲自率领200多名红军战士沿着困牛山悬崖峭壁上的小路突围。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曾多次派人来调查、走访,寻找这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但由于年代久远,加上曾经的当事人相继离世,这便成了一个“未解之谜”。
2001年,经过多番调查、寻找后,终于找到了这些消失的英雄们,他们为中国革命英勇献身的故事,从此得以流传。而此时距离红52团的“失踪”,已经过去了67年之久。
后来,当地人还立了一座石碑,上书:“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以此来铭记和怀念那些英勇献身的红军将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