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关于苍穹之下第一季这条消息可靠吗?

时间:2024-12-10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在生活的农场里,一抬头就能看到昆仑山,农场距离县城80公里,前往县城的路藏在沙漠之中,进一趟城很不容易。他印象中,小时候全家人特别盼望的事情就是。当时没有其他娱乐活动,没有电视,广播信号是断断续续的,有时,左邻右舍也会聚到一起聊天,话题五花八门,每个人都毫无保留地讲述自己的经历。

  韩松落说,有一次大家聊得忘乎所以,他突然跑出去,到屋外的旷野里,远远看家里的灯火,周围漆黑一片,那盏灯昏黄却温暖。看到这一幕,他突然就感动得流眼泪了。也在那一刻,他意识到小说写作的魅力,在小说里,能把一些人聚在一起,通过故事联系在一起。

  “因为热爱灯下聊天,我义无反顾地开始写小说。”韩松落说起新西兰作家埃莉诺·卡顿的小说《彩排》,讲述青年学生们如何在校园里完成人生的彩排,再去投入广袤的生活中。他认为,自己在写小说的同时也在预演人生,预演自己或他人的人生,再投入现实生活,不管现实是美丽的、精彩的或是凶险的,经历过后再回头写进小说中,“文学创作是非常安全的、美丽的彩排,希望大家能享受这个彩排时刻”。

  作家龚万莹的获奖作品《出山》关注的是死亡问题,她说自己从小就喜欢阅读墓碑。她是在厦门鼓浪屿出生长大的,每年清明节,父母会带着孩子们去扫墓,每次她都会带上很多零食,像是春游一样,小朋友们在墓地里吃着零食,但同时也有人在墓碑上刻字、在墓碑前哭泣,这样的反差在她心里留下印记。

  龚万莹在35岁前一直从事商业工作,还曾被派往英国工作。在伦敦,她发现身边的朋友都很有趣,有特殊的经历,有特别的故事。她说,发现他人比自己有趣成为她写小说的动因。她开始对身边的人进行采访,以非虚构的形式记录下来,但不能发表,只是记录。她还曾加入一个写作团队,每到周末,团队成员都会相约到诺丁山的星巴克写作,相互不说话,写两个小时,然后在隔壁喝饮料,谈论写作的内容,这个团队中有青年学生、中年妇女,也有老人,“不管几岁,只要愿意调度自己的情感灵魂,能看到他人的有趣,都能写”。

  “小说其实一直在我心中召唤,无可抵挡。”她说,《出山》写的是死亡,但里面也有轻盈的部分。为了写好死亡类型的小说,她经常与殡葬店老板聊天,有一次写了“黑帮老大”的内容,写完找“黑帮老大”看稿子,后来大家一起在殡葬店吃起了火锅,周围是冷冰冰的殡葬用品,中间是一群人吃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她心中的小说就在这样的反差中出现了。

  杨方出生在新疆伊犁,她说自己从小接触到的生活信息几乎都来自前苏联。一座高山把她生活的地方与外面隔绝,直到一次旅行,她才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而这次旅行也让她的文学之旅启程。

  杨方的祖籍在浙江。上世纪80年代初,父亲带着她第一次回浙江,坐了三天四晚的绿皮火车,穿越半个欧亚大陆,从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地方来到江南,她第一看到长江、黄河,看到江南风光,“这个世界让我很惊讶”。

  在杨方的写作中,有很多浙江元素和新疆元素,两种元素的相遇产生了奇妙效果,让她有一种飘忽不定的感觉,让她觉得痛苦,也让她有创作欲望,她认为每一次写作都是对故乡的一次回望。2014年前,她一直写诗歌,之后她决定写小说,因为她发现诗歌不足以完成她想要的描述。

  这次获奖的《月光草原》写的是屎壳郎的故事。杨方坦言,自己小时候养过一只屎壳郎,有透明的翅膀,本以为它不会飞,没想到有一次拧开瓶盖,它就飞走了,她还为此伤心许久。2022年,她回到新疆想要找屎壳郎的时候,发现很难找到,身边很多原生态的东西都在消失,这让她想到小时候,最终决定写一个关于屎壳郎的小说。

  朱婧从小就是一个文学少年,从1994年到1997年,只要有作文大赛,爸爸都让她去参加,因为每一次她都能拿奖。后来因为一次考试失利,她暂时放弃写作,专心读书,再一次写作是2004年,那时她成为《萌芽》杂志作者,当时她想要获得保研名额,发表作品是条件之一。此后,她一直在写青春文学,2008年进入工作岗位后,突然找不到写作的方向,于是选择暂停,把精力放在工作和家庭中,直到2018年重新恢复学习和写小说,那时她的女儿上了托班,她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曾经找不到的方向,在经过10年的工作生活后,她找到了,她把自己变成了故事,开始写家庭中的女性。

  “中断写作和恢复写作是需要运气的,很幸运我一直有运气。”朱婧坦言,她一直没有远离过文学,没有停止过阅读,也没有停止过写日记、周记,等到她想重新出发的时候,才能如此顺利。

  作家牛健哲说,写小说有时候并不是因为自己擅长什么,可能是因为自身的一些弱点,比如他不善言辞,自然会想到要写下来。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自己害怕死亡,害怕那种灰飞烟灭、什么都不存在的感觉,他想要留下点什么,小说是自带流传属性的,不管写得好不好,文学是不朽的。

  在读者见面会前,还进行了“走近郁达夫”征文大赛颁奖。本次比赛由区文联主办,区作协和郁达夫研究学会承办,面向富阳市民以及在富高校师生,征集与郁达夫相关的散文作品。征集活动自今年4月启动,至11月30日截止,收到作品六百余件,最终分别评选出成人组和学生组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作品,还有若干组织奖。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