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全球热恋里的插曲是真实还是虚假消息?

时间:2023-01-17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这两天,一则安盛私募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钮某亲笔的“本人陈述与声明”,在网上疯狂传播。

  素以高情商、高智商闻名的金融圈大佬,居然在2022年末被卷入一起电信诈骗案,被骗金额高达1237万元。

  要知道,这位金融大佬无论学识还是背景均碾压许多人,从事的还是需要一双火眼金睛的私募与资管项目,属于典型的精英人士。

  可该大佬被骗后一连串的“骚操作”彻底看懵了同行:原来,面对骗局,任何人都会显得太年轻、太天真,甚至有时还太幼稚……

  90年代,钮大佬紧随出国热潮去了海外留学,后进入投行,先后在英国、印度、越南、中国香港等地工作,逐渐成为圈内专业投资人士。

  仅从这段背景上看,钮大佬智商、情商无疑都在线,学贯中西,所以才能在人才济济的投行圈子站住脚。

  2022年,拥有私募基金与QDII(合格境内投资者)管理资质的钮大佬回到上海,成为全球最大的保险集团法国安盛保险旗下的在华私募“掌门人”。

  这本是一段人人艳羡的履历和背景,可谁知就在去年年底,一通来自香港的电话彻底打乱了钮大佬的生活……

  电话中,自称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卫生署方小姐”告诉大佬,称其名下的某内地手机捆绑的香港安心出行软件(类似内地健康码)显示其为密接人员,要求尽快与卫生署联系。

  偏偏“方小姐”也是个“热心肠”,居然还帮他联系上了“上海公安局浦东分局李警官”,对方也很认真,立即启动“线上办案程序。”

  好戏就此上演,李警官不仅火速出示了报案回执,还“贴心”告诉大佬,不好意思,“您的身份信息和另一宗高度机密重大案件相关!”

  焦急难耐的钮大佬表示只要能还自己清白,愿意全力配合。顾队长很满意,紧接着就介绍了一位“专案检察长高某”登场。

  期间,钮大佬在顾队长建议下,以主动报案、态度端正为理由,向高检察长申请不列入嫌疑人名单、避免刑事逮捕和资金冻结等请求。

  “令人感动”的是,警方的顾队长主动表示愿意当担保人,喜出望外的钮大佬火速转了237万元人民币到了对方指定账户。

  高潮来了!不久,“上海中级人民法院第二庭大法官”又是通过远程视频方式告诉钮大佬,考虑到社会影响,要求另外再交保释金1000万。

  这里还有个细节:钮大佬与顾队长和高检察长全程都是使用美国Facebook旗下的一款社交软件WhatsAPP进行沟通……

  几天后,钮大佬接到高检察长的电话,说他嫌疑已经查清,可以将之前1237万保释金返还,但时间估计要6个月。

  “通情达理”的高检察长表示,可以再单独支付30%的抵押保证金,也就是300万,那就能享受48小时的“VIP通道”,迅速拿回全部保释金。

  钮大佬很高兴,也很犹豫,自己实在是没钱了,就写了一份说明,希望向公司申请借款300万做临时周转。

  于是,由这位大佬亲笔撰写,声情并茂讲述案情全部细节,甚至夸赞骗子的故事开始在网上开始流传、发酵。

  整件事匪夷所思的程度并非一环套一环的骗局,而是每个错漏百出的环节居然让堂堂基金公司的负责人毫无察觉!

  无论于公于私,这种跨越省级区域的公职部门越俎代庖行为,怎么看都不像我们熟悉的公务机关办事风格吧?

  其次,我国的司法体系中,公检法各自有着严格分工,各司其职。一般来说,公安机关负责对一般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检察机关负责逮捕和提起公诉等事项,法院负责最终的审判工作。

  像这个骗局中,警方“顾队长”“高检察长”还有“张法官”熟得像“穿一条裤子”的,这也太拿我国的司法制度不当回事了。

  况且所有公检法人员居然会使用一款境外社交软件进行那么严肃的案件沟通,实在太儿戏,也可以说是最大的纰漏了吧?

  此外,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十三条犯罪嫌疑人的保释金起点数额为人民币一千元。虽然没有对上限做出要求,但是国内从没有出现1000万元保释金先例。

  由于本案不属于经济犯罪,相应的保释金最高上限是5万元,不可能出现1000万元如此“天价”的保释金。

  钮大佬或许在国外飘得太久,对国外那套司法体系或许很熟悉,可对国内的司法制度认知还不如一个普通人。

  那种在欧美国家盛行,有钱人只要花钱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保释金制度或许在其他国家是某种游戏规则,可细究起来,如果真的靠钱就能“摆平”一切,又何谈什么司法正义?

  从钮大佬写的声明中不难看出,当被“警方”一番盘问后,顿时就懵了,所以第一反应是“客户和投资者会怎么看?”

  简单来说,钮大佬客户都是有钱人,他的工作就是帮有钱人进行投资和理财。因此,这项工作不仅需要专业实力,还依靠基金从业机构和个人的声誉。

  钮大佬听说自己涉及“重大案情”,“昏头”的原因就是担心无缘无故遭受“不白之冤”,从而引起募资对象和投资对象对自己信誉的质疑。

  毕竟从金融管控角度来说,一旦自己所谓“涉案”,那必然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相应的内部风控到合规审计,都是无法避免的麻烦事。

  换句话说,我们惋惜的是钮大佬被骗了上千万真金白银,可人家担心的是自己经手的几十亿乃至上百亿的资金盘子,从此砸了饭碗。

  所以,钮大佬此次遇到骗局后,全力配合,甚至积极缴纳所谓“保释金”,其实都是属于再正常不过的职业习惯。

  毕竟此类骗局都是精心设计,绝不止一套剧情,只要当事人入局,后面所有话术都会逐渐展开,直至将钱骗到手。

  钮大佬之所以在接到“香港疾控中心”电话后方寸大乱,就是怕个人信息被盗用,将会给自己事业带来未知的巨大麻烦,这就给了骗子继续下去的机会。

  只是这件事曝光后,对钮大佬未来工作以及背后私募公司会不会产生难以估量的损失,恐怕已不是上千万损失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可某些有钱人,或者心里有“事”的人,都是十分谨慎的态度,因为他们不敢“赌”,生怕自己某些不慎招惹更大的麻烦。

  不在意的人会故意寻找对方话语中的破绽,在意的人往往会被对方描述的事件后果感到不安,从而被骗子一步步牵着走。

  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在《认知失调理论》书中提出“认知失调”理论,简单说,由于认知差异,人们很多时候并不相信真实,而是选择相信自己以为的事情才是真实,哪怕其中纰漏百出,很多人也会选择视而不见。

  善良的人们,还是擦亮眼睛,遇到任何涉及案件尤其是财物的电话,多留个心眼,多找人问问,以免遭受不该有的损失。

  [1] 〔美〕Taylor Peplau Sears丨社会心理学(第十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 上海证券报丨爆雷!知名私募董事长,被“电信诈骗”1000万?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