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0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人民网北京12月1日电 (焦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服务消费,多次强调要以提振消费為重点扩大内需,坚持促消费和惠民生相结合,把服务消费作為消费扩容提质的重要抓手。
日前,多位专家接受人民网採访时表示,近一段时间,国家层面支持服务消费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实,我国服务消费潜力将持续释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刘涛表示,服务消费是消费扩容升级的重点方向,也是民生福祉改善的重要支撑。随着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的重点从商品向服务转变,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刘涛介绍,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服务消费增长呈现出诸多共性,特别是在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后,服务消费具有三个突出特点:
一是服务消费佔据居民消费的主导地位。当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时,美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居民服务消费佔居民全部消费的比重平均约為50.7%﹔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时,这些国家居民服务消费佔比平均升至55.7%。
二是服务消费增长点更為丰富多元。以美国為例,在1978年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到1987年跃升至2万美元这一时期,31个商品消费类别中,有9个年均增速超过居民全部消费增速,而22个服务消费类别中,有15个年均增速超过居民全部消费增速,特别是健康、休闲等服务消费增长迅猛。
三是多数服务消费受闲暇时间约束。教育、休闲、健康等服务消费的特点是生產与消费同步进行,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直接互动,消费者更看重这一过程带来的体验感和情绪价值。这使得这些服务消费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於闲暇时间的增加。
刘涛表示,当前,扩大居民服务消费,对於促进消费扩容升级、增进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进入到需要以消费為主导的经济增长阶段。扩大服务消费,能够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另一方面,扩大服务消费,有利於提升消费层次,更好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增强人民群眾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今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於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是我国首次专门就服务消费作出系统部署的政策文件,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11月,国务院公布《关於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将法定节假日由原来的11天增至13天,增加了居民闲暇时间,对释放假日消费潜力具有显着促进作用。
在部委层面,9月,商务部等部委联合发文,拟允许北京等9地设立外商独资医院,这有利於引进全球高水平的医疗技术,满足国内多样化医疗服务需求﹔10月,民政部、商务部等24个部门联合发文,提出促进养老服务供需适配等5方面政策措施,有利於挖掘养老服务消费潜力,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11月,商务部会同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5个国际消费中心培育建设城市,举办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精品消费月活动,涵盖吃、穿、用、娱、住、行等各方面。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居民人均服务消费同比增长7.6%,快於居民人均消费增速2个百分点﹔居民服务消费佔居民全部消费的比重為47%,比去年同期上升0.9个百分点。今年前10个月,我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5%,增速高於商品零售额3.3个百分点。另外,今年前三季度,外国人入境2282.1万人次,同比增长1倍,其中通过免签入境1342.7万人次,同比增长1.4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丽芬表示,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转变,居民越来越注重休闲消费。今年前三季度,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同比增长16.3%,快於居民人均消费增速10.7个百分点。
携程平台数据显示,今年10月国内出游下单用户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0.8%,预订销量同比增长11.7%,二者分别比9月增长34.7%、49.3%。同时,居民消费更加注重满足心理和精神需求,观演、骑行、露营、滑雪等悦己消费、沉浸体验消费备受青睞。
陈丽芬认為,随着数字技术不断创新和推广应用,互联网医疗、在线教育等新业态和新模式蓬勃发展,推动服务消费个性化、定制化、品质化发展。同时,商业、旅游、文化、体育、健康等服务行业内部融合创新,形成协同效应,為消费者提供了多元消费场景,增强了消费市场活力。
人民网北京12月1日电 (记者赵竹青)记者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获悉,為破解花生种植中氮肥不合理施用导致的减產及环境污染难题,该院自主研发出花生全程可控施肥技术。近日,该院正式与相关企业签约,通过专利授权转让等方式,进一步推动这项技术的產业化进程。…
2024年11月,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 “‘梦想’号不只是中国人的骄傲,更是给全人类提供了一把打开地心的钥匙。…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