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2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更多简介 +
中国科学院院级科技专项体系包括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重点部署科研专项、科技人才专项、科技合作专项、科技平台专项5类一级专项,实行分类定位、分级管理。
为方便科研人员全面快捷了解院级科技专项信息并进行项目申报等相关操作,特搭建中国科学院院级科技专项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了解科技专项更多内容,请点击进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于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建于北京,1970年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中科大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与人文学科的研究型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始建于1978年,其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实行“科教融合”的办学体制,与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科研工作等方面共有、共治、共享、共赢,是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独具特色的研究型大学。
上海科技大学(简称“上科大”),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2013年经教育部正式批准。上科大秉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办学方针,实现科技与教育、科教与产业、科教与创业的融合,是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
6月23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颁证仪式暨学部国际合作工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侯建国出席会议,并向近年当选的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颁发证书。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出席会议并主持研讨会,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学部主席团执行委员会秘书长常进出席会议并主持颁证仪式。
侯建国在致辞中代表中国科学院对参会的外籍院士表示热烈欢迎,感谢他们在促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中作出的重要贡献。他表示,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应对各类全球挑战,对科技创新提出更高要求,科技界需要通过深化交流合作,汇聚全球创新力量,共同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中国科学院将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开放办院的理念,持续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合作伙伴网络,积极为打造全球科技共同体贡献力量。外籍院士是连接中国与国际学术界的重要纽带、推动全球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使者,希望广大外籍院士立足各自优势,发挥积极作用,共同书写国际交流合作的崭新篇章。
研讨会上,相关部门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及学部有关情况,与会人员围绕新时期加强重点领域科技合作、促进科技人才交流、加强全球科技治理、开展负责任的科研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热烈讨论,并对拓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渠道、加强学部工作等提出了意见建议。
来自15个国家的27位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各专业学部常委会主任,以及中国科学院学部国际合作和外籍院士工作小组成员出席会议。
6月23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颁证仪式暨学部国际合作工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侯建国出席会议,并向近年当选的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颁发证书。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出席会议并主持研讨会,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学部主席团执行委员会秘书长常进出席会议并主持颁证仪式。侯建国在致辞中代表中国科学院对参会的外籍院士表示热烈欢迎,感谢他们在促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中作出的重要贡献。他表示,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应对各类全球挑战,对科技创新提出更高要求,科技界需要通过深化交流合作,汇聚全球创新力量,共同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中国科学院将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开放办院的理念,持续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合作伙伴网络,积极为打造全球科技共同体贡献力量。外籍院士是连接中国与国际学术界的重要纽带、推动全球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使者,希望广大外籍院士立足各自优势,发挥积极作用,共同书写国际交流合作的崭新篇章。研讨会上,相关部门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及学部有关情况,与会人员围绕新时期加强重点领域科技合作、促进科技人才交流、加强全球科技治理、开展负责任的科研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热烈讨论,并对拓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渠道、加强学部工作等提出了意见建议。来自15个国家的27位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各专业学部常委会主任,以及中国科学院学部国际合作和外籍院士工作小组成员出席会议。颁证仪式暨研讨会现场与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