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5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4月2日,西吉县兴隆镇王河村。山腰上,成片的山桃花竞相绽放,粉白相间美轮美奂;山脚下,院落里有炊烟袅袅升起,山峦与天色相接,如诗如画,让人心旷神怡。
“你家这砖墙是按中间的线砌上去的吗?俺咋看着有点偏了。”“工人是按马所长挂的那条线时许,王河村二组一处正在翻建的院落外,张文俊和邻居张风刚坐在马扎上,一边晒太阳,一边看着工人给院落砌墙。
“老哥,俺这新房子已经退后一米修建了,想把后窗子开大点,不影响你家吧?”张文俊问。“后面有那堵土墙遮挡呢,你想开多大都行。”张风刚回答。
“你家多一尺富不了多少,俺家少一尺也穷不了多少,咱俩当初为啥非要争个头破血流呢?”张风刚说。
“俺想乘天气好把牛粪挖出来晒干了,你能把砌墙砖头挪到一边去吗?”张风刚突然提高了嗓门。“咱两家门口就这么大点地方,再有两天墙就砌好了,你不能再等等吗?”
“哎呀!老叔叔,你俩咋又杠上了……”就在两人欲剑拔弩张时,西吉县司法局兴隆司法所所长、兴隆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马生强来到院子前。
“为俺们两家的事,你已经跑了好多趟了,真是太麻烦你了。走,到家里喝口热茶。”张风刚也起身拉着马生强往家里拽。
“听说你家最近砌院墙,我们过来看看,你俩别再因为墙界闹矛盾了。”马所长对着张文俊说,“墙界已经给你们划分好了,就按墙中间的木桩和墙边的上挂线砌墙,不要越界。”“老叔,您也大度一点,等他家院子砌好了,再晒牛粪也不迟。”马所长又回头叮嘱张风刚。
“这里大多数人家前院挨着后院,每年建房时都会因地界发生矛盾纠纷。”马生强说,春暖花开时,也是农家建房时。天热后,他每天都要去各村转一转,看看谁家有地界纠纷和墙界纠纷,能当场调解的当场调解,不能当场调解的,联合公安、乡镇和村委会共同调解,努力将村民间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回访完王河村的墙界纠纷后,马生强又马不停蹄地来到兴隆镇范沟村,走访一起因家庭琐事在微信群发布辱骂信息侵犯名誉权的矛盾纠纷。
“调解完后,他们没再发布辱骂你的信息吧?调解的1万元精神赔偿金支付了吗?”马生强问名誉权受害人古某。“再没发过辱骂信息,赔偿金也全给了,非常感谢。”古某说。
“基层既是社会矛盾的‘源头’,也是疏导各种矛盾的‘茬口’。”马生强说,兴隆司法所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适应矛盾纠纷新形势,在人民调解工作中坚持“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的工作思路,坚持问题导向,从严从细做好防风险、化纠纷、保稳定、促发展等各项工作,推动矛盾纠纷及时就地化解。
在兴隆司法所会议室墙上,挂有七八面当地群众送来的锦旗,这是大家对马生强和司法工作人员的肯定和鼓励。参加工作27年来,马生强共化解矛盾纠纷1万余起,2013年3月被自治区妇女联合会评为“自治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2013年8月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2023年,马生强再次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并赴京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
18时许,忙完一天的工作,马生强回到兴隆司法所会议室,打开电脑把一天的回访工作及时记录下来,然后梳理完第二天的工作后,才踏上回家的路。(记者苏克龙文/图)
4月2日13时40分,西吉县兴隆镇王河村二组,马生强(左二)回访墙界纠纷时,劝说两位老人大度一点。
之前调解纠纷时,马生强在两家土墙中间挂起一条线绳,划定墙界,有效解决了矛盾纠纷。4月2日14时许,西吉县兴隆镇王河村二组,马生强回访查看划界是否被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