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熊晓英,现任七星区朝阳乡西南村党总支书记,两年来,她带领村“两委”班子,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彰显着巾帼书记“硬核”担当,带领村民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农村,走上了乡村振兴的“快车道”。
担任书记的第一天起,熊晓英就暗下决心:“要好好干,干出个名堂来,让村民满意,让组织满意。在为群众办实事上,一旦做出了承诺,就一定要想办法实现,这样才能让群众信任我们,才能让党员群众踏踏实实跟着我们走。”她始终将初心和使命镌刻在内心深处,充分发挥党总支部书记“领头雁”作用,强化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担当意识,从抓班子,强堡垒入手,完善管理制度,丰富党建活动,紧盯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目标任务,实行党员分类管理,积极发挥党员分类管理优势,引领广大党员主动靠前、勇于担当,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2021年刚上任的时候压力特别大,由于西南村是城中村,村上的事也是特别多。为尽快适应角色转变,做好各项群众工作,熊晓英白天带着笔记本与村“两委”干部一起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记录村民遇到的难题;晚上召开“两委”干部会议或党员会议,研究破解的办法和推进的措施。村里的大小事,熊晓英总是冲在前、走在前,同时也要求村“两委”干部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清三拆”先从自己家开始拆,清洁乡村自己全家老少齐上阵。2022年11月,她将两个儿子分别寄养在外婆和大姨家,连续近20天日夜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渐渐地,村民感受到她熊晓英和村“两委”班子为村里发展的诚心与热情。
前些年,西南村办公楼狭小和办公条件相对滞后,办公条件较差,无法满足村委会办公和基层组织顺利开展工作的要求。2022年,熊晓英带领村“两委”积极谋划产业带动型等增收模式,通过各方沟通协调,利用寨山脚3.129亩集体预留用地建设了西南村孵化楼,解决改善了村委办公条件,每年还可增加30余万元集体经济收入。
面对西南村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动力不足和群众增收途径不宽,熊晓英在多次与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调研座谈后,提出了“结合城市近郊地理区位优势,依托种养发展发展餐饮、采摘、休闲、研学等特色高效农业”的工作目标。目前西南村通过盘活撂荒地,发展了350亩茭白、水稻150亩、30亩红薯种植产业,以党支部引领合作社,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基地+种植大户”、“土地租赁收入+务工收入”双向积累模式。在她的带领下,2022年西南村集体经济从2020年11万元增长到50万元。
2021年,针对西南村卫生脏乱差,熊晓英结合“三清三拆”和每周五清洁日,带着村干部和党员群众开展环境整治工作。面对群众的不理解不配合,熊晓英带领村干部一趟、两趟、三趟地入户走访,一遍、两遍、三遍地讲解政策,一点一点地帮助村民解决实际问题,且带头从自己和村干部及亲戚家的房子开始拆。村民从原先的抵触情绪转变为后来的积极配合,“三清三拆”等各项重难点工作也迎刃而解。同时,熊晓英还多方筹措,并带领党员干部安装路灯24盏,道路硬化1.7公里,主要道路绿化1.7公里,建设打造西村的休闲文化广场,让群众有了休闲娱乐的去处。
在整治环境的同时,熊晓英还带领村“两委”班子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每年开展群众文艺汇演、迎新春送春联、庆元宵送汤圆、重阳关爱老人等活动,进一步激发了村民群众的参与度。建设了“乡村振兴积分超市”,发挥积分兑换激励作用,凝聚各方力量,努力形成共治共建共享的农村治理新格局,引导农村群众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我们书记虽然是个女干部,但是干事的劲头和工作魄力丝毫不亚于其他村上的男干部……”西南村的村民李来弟感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