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关于吕布与貂蝉主题曲真的还是假的?

时间:2023-01-11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某个周末H哥电话说有个事情需要我这边帮忙一起审核,两个项目均涉及需要增加钢结构小品(岗亭雨蓬、跨路大门和精神堡垒),看了一下已经拍板的方案,还有点意思,几个十米左右的大悬挑(硬挑),一个四十米大跨大门,两个十七米的大标识牌,还是有点小挑战!立马应允了,开始内心构思解决方案,果然比设计更着急的永远是设计部!

  本来这个雨棚其实怎么做都可行,但是和两边设计沟通后发现双方有着不同的想法。雨棚悬挑10m其实也还好因为荷载本身不大,而且建筑对雨棚的厚度也留有空间,梁高做个500-600也没啥意见。主要的分歧点还是在斜柱的做法上,中XX觉得斜柱带了角度,如果做钢结构的话必须做埋入式柱脚,但柱脚做法相对来说比较麻烦,所以强烈建议按混凝土斜柱来做。

  另一个雨棚项目悬挑只有8m,所以另一个设计师做法也比较激进,斜柱造型考虑为双钢柱(口200x200x10)。经沟通核实,竖向位移及侧向变形均较大,让其加强结构刚度。其实我起初的想法是斜柱造型刚好有条件可以做格构柱,这样钢结构实现也比较简单,也能有比较大的刚度。

  在设计深入的时候大门的跨度也有了改观,由原先的40m缩至30m左右,如此跨越大门的结构跨高比接近40。设计以桁架高跨比不适用现有跨度,给出了书籍参考,并提出实腹梁跨越方式。跨度确实是大了些,但是仅为一个轻钢屋面,其实什么形式都可以实现。这个时候可能应该关注的是要经济性还是要工期?如果是工期优先的话,那就直接实腹式解决,而且最好是轧制成品工字钢;如果是费用优先,那估计还是桁架成本更优。

  设计院根据初步的沟通意见落实了一版雨棚图纸,关于斜柱的做法也沟通了现场,施工没啥意见,也不再纠结了。钢结构校审意见与沟通细节:

  对于雨棚的风荷载取值,保守的可以参考看台的取值;后面设计考虑负风压为-2.0,反正也不是负压控制,所以也没纠结,但是要求设计在正压取值中考虑1.0的体型系数。

  恒+活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可以按照1/250L来控制,但是规范并未给出风荷载控制组合下挠度的控制标准。另外结合规范是允许对恒+0.5活的变形通过预起拱来处理的,所以名义上的变形控制,实际上问题也不大,基于此点对钢结构进行了大幅度优化。

  以上两个主控因素因为一开始没有做好统一,以至于中间折腾了好几遍优化,造成了时间的浪费!后期项目尤其是快推项目,一定要把主要的矛盾或是制约因素拿捏准确,并及时反馈或是与设计协商定版!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