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1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近年来,天长市紧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持续优化办事流程、就业平台以及工作机制为切入点,加快构建营商环境与人社保障事业互通互融的发展体系。2023年上半年全省考评中,天长劳动力市场监管各项指标领先全省县级市。”天长市人社局局长房曰林介绍说。
持续优化办事流程,在营商环境提升中跑出人社“加速度”。天长市人社服务“提速办”“就近办”“打包办”进一步深化,35个高频服务事项在规定办理时限基础上均提速50%以上,其中9个服务事项提速达100%,共提速办理1250余件、打包办理2300余件。“免申即享”政策惠及面进一步扩大,今年以来,该市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费返还“免申即享”发放1194家,712.27万元;招工奖励补贴“免申即享”梳理出275家企业,直接发放169.64万元。进一步简化创业担保贷款程序,该市经办银行增加至5家,开通网上申请通道,实现与银行部门信息共享。今年以来,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6笔,8028.5万元,带动691人实现就业,贷款量位列滁州市第一。
持续优化就业平台建设,在人社保障系统吹响营商环境“冲锋号”。搭建多样化就业服务平台,除了线上线下举办的常规招聘会外,该市还开通“直播带岗”,同时在23个城市社区建成“三公里就业圈”,今年以来,举办线余人。搭建多样化欠薪投诉平台,年初以来,共办结“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平台”转发的欠薪案件及其他方式投诉事项146起;办理涉及农民工工资的市长热线万元;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连续5年获评A级(优秀),2022年获得省级先进集体称号。搭建多样化人才晋升平台,成功举办省级技师研修班1个,39人晋升技师;举办技能竞赛5场,44人晋升技师,9人获“滁州市技术能手”称号。
持续优化工作机制建设,着力实现营商环境提升与人社事业奏响“进行曲”。天长市建立跨区域职称互认工作机制,外省通过社会化评审方式取得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可按照《安徽省职称评审工作实施办法》实现职称互认,为全市人才引进扫除路障。初步建成技能人才评价机制,目前拥有第三方评价机构1个,具有技能水平自主评价资格企业6家,年评价技能人才达3000余人。健全完善就业援助机制,建立就业困难人员信息台账,明确帮扶措施和帮扶目标,帮助284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382个,托底安置100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74个,74名贫困劳动者上岗就业。
“下一步,天长市将紧盯短板弱项,切实加大创业培训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创业云平台各模块信息发布工作,鼓励小微民营企业参加工伤保险,提高小微民营企业参加工伤保险政策透明度和知晓度。”房曰林说。(钱伟 徐金荣 宣金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