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寻撂讲渣怎么上了热搜?

时间:2025-04-2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这个世界,每一份职业、每一位劳动者都值得尊重。行业不同,工作环境也有差异。有人衣着光鲜,有人尘土满面,但谁也不比谁高贵,谁也不比谁低贱。只要能够自食其力,间或为社会做一些贡献,就是好样的。

  也许有人会说,地铁毕竟是公众场合,包括干体力活的农民工在内,每个人都应注意自己的形象。洗一个澡,换一身衣服,花不了多少时间,也用不了多少钱。乍听还挺有道理,然而仔细推敲,实则与“何不食肉糜”无异。劳动者们的施工现场有几个带有洗澡间?偏偏提出类似观点的人还给自己安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美其名曰“互相理解”。殊不知,理解不是上下嘴皮翻一翻,而是要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视角与立场审视、思考问题。

  敬人者,人恒敬之;辱人者,人恒辱之。须知地铁不是一个人的地铁,你有权利乘坐,别人同样也有。若你有洁癖,可以保持距离,甚至退避三舍,但这绝不是贬低、讽刺别人的理由。所幸,新闻事件里还有这位仗义执言的女士,以及许多像她一样打抱不平的乘客。良言一句三冬暖。她像暗夜里的一道光,像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客,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维护着被嫌弃乘客的尊严。“我愿意跟他挨着。”想来,这短短几个字,可以温暖他好一阵子,同样也温暖着视频之外的我们。不管社会如何发展,这样的人我们永远需要。

  同时,我们也要为北京公安点赞。他们不仅办案效率高,而且没有和稀泥,选择当“好好先生”,而是以“公然侮辱他人,扰乱公共秩序”为由,依法对脏话连篇、满是傲慢与偏见的涉事人员赵某峰进行了行政拘留。

  针对此事,北京晚报发表评论《北京地铁,永远欢迎沾着泥巴的普通劳动者》,亮明态度,引发了许多人的共鸣。这不由让人想起重庆的“背篓专线”。曾经有网友在重庆网络问政平台上建议公交和轨道交通早晚高峰期间应该规定不准携带大件行李乘坐,特别是卖菜的人员带菜筐,会损坏地板等公共设施。重庆轨道交通工作人员的回应掷地有声,他说会对网友的建议进行记录和反馈,同时也表示符合规定就可以携带,没有规定不能单独携带某一样物品。允许菜筐进地铁,映照出一座城市的温度和包容。同样,欢迎沾着泥巴的普通劳动者进地铁亦是如此。相较于高楼大厦,这才是城市文明的最好注脚。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