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2月1日晚上,《狂飙》如期收官。「文娱春秋」深度对话李响饰演者李健,问及“李响头七”这个话题时,他说:“特别感动!”
李健没想到,观众会看得这么投入,甚至解读角色比他这个饰演者还要深刻。对于李响这个人物,网友有自发写小作文的,也有写人物小传的,这让李健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
好在,李健的演绎让观众非常有代入感。他对李响这个角色,有自己的认知。他认为应该分两阶段来观察这个人物。
第一阶段,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做事希望得到认可;第二阶段,发现师父是“内鬼”之后,他开始带着阴影存在着,这就导致他游走在正邪之间。
李健说:“李响无数次站在选择的十字路口,无数次有走向黑暗的可能,但是他总是试探了一下就回来了,并且一直用自己的生命坚守理想。这就注定了人物的悲剧色彩,悲情的角色人生。”而“李响”这个名字,当然是有寓意的,“其实也有一种宿命感。”
这正是观众对于李响的“共情”——有理想,却又面临选择,最终守住了底线。就像是,多数普通人那样。
即便李响下线了,仍被观众惦念着,“这是观众对李响的不舍。这种不舍,可能是希望借助李响这个人物,守住自己心里的光,守住自己心中的执念。”李健向「文娱春秋」分析。
如果尝试分析,李健觉得,题材肯定是一个原因。“扫黑题材这两年一直比较受关注,是老百姓都会关注的话题,而且播出的佳作不多。”
就以李响这个人物而言,“不站在常规人物线上,他有挣扎、徘徊,他要做很多选择。”李健说,“他不是一条道走到黑或者白,这个角色曾在黑白之间的灰色地段徘徊和选择,一直被他的命运所裹挟着、逼迫着往前走。当然他也主动,他也挣扎,在这些选择当中,他主动选择了一条他认为正确的路。但是这条正确的路却背负着很多危险,背负着很多无助,只有用自己的方式去证明、去完成。”
李健最早为人所知的角色,是2010年《永不磨灭的番号》里的孙成海,这部剧,改变了他的人生。“从《永不磨灭的番号》开始,基本就有剧本主动来找我,那个时候就可以做选择了。这部戏,应该是我职业生涯当中的一个飞跃,大的转折点。”
李健19岁开始拍戏,在出演《永不磨灭的番号》之前,默默无闻,虽然凭借2009年《杀虎口》(同样是徐纪周执导作品)在行内崭露头角,仍然需要自己寻找各种机会。孙成海这个角色,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
谈到跟徐纪周的合作感受,李健用了一个词形容——刺激:“有一种奇幻冒险的感觉。每次都会有不同的化学反应,剧本呈现的角色,跟最终呈现的样子也会有变化。而且在现场,他会给你很大的启发和刺激。他是个充满激情的导演,现场的创作,在他的描述下,会比剧本更加精彩,会让你茅塞顿开,会让你有准确的方向。”
李健:首先是因为题材,扫黑题材这两年一直比较受关注,是老百姓都会关注的话题,而且播出的佳作不多。再一个,就是剧本的人物、情节设置,结构紧凑,角色新颖,比起来很多非黑即白的人物表现,把人物层次写得更饱满,比如,男主角并不是光环一直照在他身上,在办案的过程中一直被打压,一直受挫折,一路磕磕绊绊,但是仍然在坚持心中的正义。所以,主角没有光环笼罩。
李健:说实话,我对徐纪周导演的作品一直都很有期待,因为他的作品跟其他人的作品就很有差别,我跟他合作了11个角色,每一部剧本都特别引人入胜,让人想一口气看完。而且角色不常规,不雷同,所以对他的剧都很有期待。但是,《狂飙》目前这个热度,是我没想到的。而且李响这个人物能够得到大家这么多的关注和肯定,我其实也没想到。
李健:李响这个角色,不站在常规人物线上,他有挣扎、徘徊,他要做很多选择。他不是一条道走到黑或者白,这个角色曾在黑白之间的灰色地段徘徊和选择,一直被他的命运所裹挟着、逼迫着往前走。当然他也主动,他也挣扎,在这些选择当中,他主动选择了一条他认为正确的路。但是这条正确的路却背负着很多危险,背负着很多无助,只有用自己的方式去证明、去完成。所以,才得到了观众的这种认可和共情。
「文娱春秋」:李响这个人物下线时,大家都在说“《狂飙》大结局是李响头七”,还上了热搜,您看了有什么感想吗?
李健:我特别感动,我感觉到观众对于李响有一种喜欢和心疼。当然这个说法,也让我很惊讶,没想到观众能想到这么细致。其实,这是观众对李响的不舍。这种不舍,可能是希望借助李响这个人物,守住自己心里的光,守住自己心中的执念。
李健:我自己看李响也是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阳光灿烂,心有理想,或者说梦想,当一个好警察。他做所有的事情,都希望被领导认可,能看到他的能力,然后可以一步一步地走向他心中的光明或者是耀眼的职业,想把他身上的国徽、警徽擦得更耀眼。第二阶段,在发现师父是内鬼以后,在他心里,耀眼的警徽多少蒙上一点灰色。他想用自己的坚持,想把这份灰色抹去,重新擦亮这份荣耀,依然坚守自己心中的理想。
其实,你看李响跟安欣的关系,他更像是哥哥。起初,他觉得安欣可能就是个有优越感的人,还有点隔阂,有点距离。但是当他深入接触以后,这些都有了改观。当安欣带着李响执行完任务,送他回家,不嫌弃他身上的味道,当安欣舍命为他压掉手榴弹以后,李响就认定安欣是跟他一样有理想的警官。但是,他也发现安欣可能比他更单纯和纯粹,做事情更孤注一掷,没有那么多顾虑,也不够圆滑。所以李响一直用他自己的方式保护着安欣,其实保护安欣的同时,也是保护他自己心中的这份理想。安欣就像是李响心中的那个样子,我觉得是这样的。
李健:编剧在起这个名字的时候,我相信一定是有寓意的。就像我刚才说的,李响用他这一生去守护心中的理想,很悲壮,但是他坚守住了,我觉得,这也是这个角色让人喜欢的原因。他无数次站在选择的十字路口,无数次有走向黑暗的可能,但是他总是试探了一下就回来了,并且一直用自己的生命坚守理想。这就注定了人物的悲剧色彩,悲情的角色人生。他的名字,除了有寓意,其实也有一种宿命感。
李健:其实在拍摄现场做某些反应的时候,我们一直在讨论李响这个人物当时内心的变化和瞬间。我觉得观众喜欢这个人物,原因在于他是真实的。我觉得(安欣压手榴弹)那一瞬间他一定是复杂的情绪,一个是内疚,一个是羡慕,一个是悔恨,当初为什么自己没有扑上去,为什么要迟疑?我觉得这就是人物真实的一面,也是它吸引人的一面。所以,他某些反应,不光是一个单层意思,好像能把这些复杂人性的思考和探索融入进去,这样角色就可能不会太片面。
李健:确实是。作为演员最幸福的一点,就是你把所有的小心思放到里面,能让观众看得到。而且,你能比较明确捕捉到,这是很难得的。当然,我觉得也是剧作赋予了很大的力量。因为如果没有写到这儿,演员也很难表现出这么复杂的成色。
李健:塑造人物上,我第一阶段是着重放在跟安欣的兄弟情上,还有跟师父的师徒情这两方面。因为李响是没有其他情感线的,他的成长,他的变化,和这两个人物有密切关系。关于师徒方面,会有一些情感铺垫。当时发现师父是内鬼时,李响才有那么剧烈的变化,很挣扎。因此,之前做了很多的铺垫。在拍摄现场,我们经常聊天,以师徒身份聊,不管摄影机镜头开没开。就是这样,给自己心里加了很多坚定的信念,所以才造就了现在呈现出来的李响。
李健:李响第二阶段变成刑警队长了,所以他想有个传承,对于师父的情感牵绊,要把师父的案子破掉,帮师父证明清白,扳倒幕后黑手。有场戏,跟安欣对峙,李响的水杯无意间掉落,观众都解读得特别详细和丰富、精彩。这是我完全没想到的。
(观众发弹幕这个事情)太神奇了,刚开始我是不敢看的。刚才说了,我其实对李响这个角色有挺大负担的,特别怕播出以后观众有不好的反馈。
「文娱春秋」:还有一个小细节,就是在安欣打靶的时候,被张彪嘲笑,当时李响为什么没有当场帮着安欣说话呢?
李健:第一单元结束以后,李响心中就背负了很重的一个包袱。这个包袱其实是违规的,作为警察来讲,他不应该隐瞒、知情不报,所以他已经是违反了纪律。第二,他又以自己的方式去完成心中警察的职责,但是这份职责,也是不被认可的。所以从第二单元开始,他应该就选定了自己的路,但是选择这条路是危险的,随时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坚守,所以我想,他对于自己的人生可能就规划没有那么完整。他不结婚的原因,也是不想让家人陪伴他走这条危险的路。
「文娱春秋」:那您跟徐继周导演是老搭档了,从《杀虎口》《永不磨灭的番号》开始,再到这部《狂飙》,刚才您也说合作了11个角色,跟徐导合作有什么感受?
李健:徐纪周导演比较了解我。所以,在他笔下写出的角色,他觉得有合适我的,就会照着我去写他。然后,我演起来也比较顺,因为顺手,他也会完全信任。几乎每年他的作品都有我的影子。要是实在没有合适的话,我也会去剧组里探探班,见见面,聊聊天。
李健:跟他合作很刺激,就像我这个微博告别篇里写的那样,有一种奇幻冒险的感觉。每次都会有不同的化学反应,剧本呈现的角色,跟最终呈现的样子也会有变化。而且在现场,他会给你很大的启发和刺激。他是个充满激情的导演,现场的创作,在他的描述下,会比剧本更加精彩,会让你茅塞顿开,会让你有准确的方向。包括李响这个人物的塑造,在他的把控,分寸的拿捏下,现在能有这个样子,绝对是出乎我意料的。他是个很有掌控力,很准确,也很精准,具备超强把控力和想象力。
李健:好的演技,我觉得还是对生活的理解。你看张颂文老师,他的阅历很丰富,他自身也是广东人,特别爱观察生活。好的表演,就一定是对生活有着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演得更深刻,演得更丰富,演得更有层次。像我们这个年龄段的演员都是如此,已经40岁左右了,也对生活应该有一些了解了,更应该慢慢的沉淀下来,去把握角色的丰富层次,准确呈现给观众,让观众有更新的认识,更深刻的思考。这就是好的表演。
李健:年轻的流量艺人,他们身上都具备了多种才能,就是又会唱歌,又会跳舞,还能演戏。多才多艺集于一身。只不过,市场是多样化的,观众的选择也是多元化的,需要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也会有演员的这种多样性。观众有自己的选择,也有辨别能力,他喜欢这个类型,他就看那个类型,喜欢那个类型,就是看那个类型。这证明了文化市场还是比较活跃的,好事儿。
「文娱春秋」:流量型的艺人口碑不好,大部分还是因为业务能力有待提升,您对他们有什么样的建议?
李健:我不敢说有建议,就觉得应该提高自己对于工作的专注度。他们可能精力过于分散,会影响最终作品的呈现。所以,还是要专注更好一些。
李健:在20多年从业经历里,我感受到了一个演员变化的完整过程。从起步阶段的演员,怎么被观众认可,又怎么被观众喜欢。由于没有曝光量,慢慢淡出观众视野,因为作品热播,又被观众看到……每个演员好像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但是这个过程有时候可能会欣喜若狂,会迷失自己;有时候可能又会陷入沉沦,不能自拔,或者是没人关注自己而气馁。
其实,不仅是演艺,每个职业都一样,好像都会有一个曲线过程。但这个曲线在第一点时,还是要坚持,坚守住心中的理想和对职业的热爱,就像我刚才说的,对于角色的懈怠,观众会看到,对于角色认真,观众也会看到,所以,不着急,只要你认真的对待这份工作。坚持去热爱他,保持初心,保持热情,你就会有成绩的。总会有成绩的一天。在低谷的时候不要自卑,在高峰的时候保持初心,坚持自己。
李健:有不同的成就感。拍戏的时候,角色被大家认可,你会有成就感。但是当老师的话,看到自己的学生站在舞台上,徐徐发光的时候,获得掌声的时候,收获鲜花的时候,是最大的成就感。成就感的方式不一样。
「文娱春秋」:社交媒体上,大家都说您是那种比较委屈的人夫感,还有好多女性观众叫您老公,您是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