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有关魔兽世界采矿路线是传言还是实锤?

时间:2023-01-31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20日,全市场有统计数据的5119只(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下同)债券基金中

  一种是名字中直接带有“转债”、“可转换债券”等相关字样的基金。这类基金大多投资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的80%,且其中的大部分又都投资于可转债。

  还有一种较为特殊。它们的名字中并没有明显的标签,但是实际投资品种中可转债占比同样较高,因而理论上也可以归为可转债基金。

  基于此,我们若是以最近连续四个季度基金转债持仓规模占比超过50%来筛选有可比数据的Wind开放式基金,那么一共有112只基金符合要求,其中名字带有明显转债标签的基金为64只。

  购买它的投资者,一方面可以选择持有到期以获得本息收益,另一方面,也可以按照约定的条件将债券转换成股票,以获得股票的股息红利和股票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

  反过来,在市场大涨时,基金经理可以采取激进策略,在约定时间内将相关可转债转换成正股以获得超额收益。

  Wind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86只有可比数据的可转债基金 (在前面112只可转债基金的基础上进一步统计2019年前成立的基金)算术平均回报为67.62%,其中有14只回报更是超过了100%。

  典型如在2022年里的表现。Wind数据显示,112只可转债基金年内仅2只收益为正,而南方希元可转债、广发可转债C等31只基金跌幅超过了20%。

  4月底到8月初-汽车、锂电、光伏等高成长赛道行业景气度提高,新能源行业转债实现超预期反弹,引领转债市场行情;

  8月初至12月,尤其是11月中下旬至12月-在利率上行债基、银行理财赎回压力下,可转债市场整体再次出现震荡下行态势。

  Wind数据显示,开年以来(截至1月20日,下同),中证转债指数累计上涨4.45%,可转债基金跟着表现亮眼,同期平均收益率达到6.33%。

  对此,汇成基金研究中心分析称,在疫情防控政策逐步优化、地产政策边际变化以及稳增长诉求更加明确的催化下,权益市场迎来反弹,正股价格上涨的带动作用是此轮可转债市场上行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可转债的转股权是通过“牺牲”一部分债券收益获得的,其票面利率一般会比普通债券利率要低一些,因而可转债基金的主要收益还是来自于可转债的价格上涨或者转股套利。

  另一方面,可转债基金大都是有股票仓位的,比起普通的债券型基金,可转债基金受权益市场的影响更大。

  再具体到产品上,最高15天涨超9%!Wind数据显示,开年以来(共15个交易日),涨幅超过9%有8只基金,分别是:融通可转债A(9.45%)、融通可转债C(9.43%)、华商丰利增强定开C(9.13%)、金鹰元丰A(9.11%)、南方昌元可转债A(9.10%)、金鹰元丰C(9.09%)、华商丰利增强定开A(9.08%)、南方昌元可转债C(9.07%)。

  融通可转债A成立于2013年3月,最新(2022-12-31)基金规模0.66亿元,现任基金经理许富强于2018年5月接任。

  持仓上,截至2022年12月31日,融通可转债A的股票仓位为5.76%,债券则为91.85%,其中可转债达105.77%,较上期上涨了21.05%。进一步来看,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超过10%的可转债有两只:龙净转债(14.18 %)、 润建转债(12.60%),对比上一季度末,比例均有所提升。

  对此,许富强在2022年年报中也提到:可转债组合积极调整个券结构,维持较高的个股集中度。目前存量部分转债已经存在较高吸引力,组合四季度系统性提高了转债仓位。

  业绩上,融通可转债A开年以来表现虽很亮眼,但若拉长时间维度来看,由于2021年以前的业绩基本上没有跑赢过同类基金,所以成立以来的回报依旧不理想。

  持仓上,以华商丰利增强定开A为例,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其股票仓位为13.53%,债券则为78.54%,其中可转债达80.59%,较上期减少了12.17%。

  事实上,自现任基金经理厉骞2019年年底接管以来,这只基金的股票仓位就长期稳定在了15%上下,而债券主要配置品种则从企业发行债券逐渐变成了可转债。

  在2022年的年报中,厉骞也有提到自己在债券上的投资策略:主要以中短久期的债券为主,投资信用评级以AAA为主,严格控制信用风险,并适时参与利率债、可转债及权益资产来增厚基金收益。

  业绩上,这是一只长期表现相当优秀的基金。数据显示,其近1年、近2年、近3年、近5年以及成立以来的总回报都排在同类首位。

  国联证券判断称,2023年转债市场表现预计会好于2022年。美国通胀回落致美联储加息幅度放缓,国内疫情防控精准科学,三箭齐发房地产政策改善地产行业预期,三重利好迭加,转债市场虽有转股溢价率回落压力,但整体表现依然可能好于2022年。

  中银国际则表示,估值不是2023年转债行情的主要矛盾,核心矛盾还是在于正股走势。若未来A股市场企稳反弹,转债市场机会仍存。随着之前压制市场的不利因素逐渐缓解,A股市场有望走出一轮反弹行情。在转债策略方面,建议投资者防守反击,保持适度进攻。

  这种情况下,硬核选基提醒想要上车的小伙伴:在看到收益不断反弹的同时,还要特别警惕可转债基金的波动风险。

  比如眼下暂时业绩排在第一的融通可转债A,自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就超过了57%,并不比股票型基金来得低。

  如果你觉得这样的回撤已经超过了自己的承受范围,那么可转债基金即便短期表现再好,显然依旧是不太适合入手的。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