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辛亥革命的前前后后网友怎么看?

时间:2023-01-11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月10日,深圳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常巨平在会上介绍,深圳疫情总体来看态势趋稳,医疗和重症救治保障进一步提升,用药紧缺逐渐缓解,目前深圳发热门诊的接诊人数、急诊就诊人数、120救护车的转运人数以及热线电话咨询人数等指标呈下降趋势。地铁日客运量、城市日用电量等指标稳步提升,反映出城市运行逐渐恢复正常。

  一是坚决落实“乙类乙管”的要求,严格对标“乙类乙管”和第十版诊疗方案,对不符合新要求的规定,坚决取消、及时调整。从“乙类甲管”调整到“乙类乙管”,并不是不管或躺平。

  深圳建立了“六个一”的医疗服务网络体系,具体指“一格一码一热线,一卡一包一团队”,“一格”指建立医疗服务网络,全市划定了1005个医疗服务网络,网格内建立“社区+健康顾问+社康中心+医院”的分级诊疗体系;“一码”指开发发热门诊一键查询二维码,将发热诊室扩充到2200多家,实现了每1万人有一家发热诊室;“一热线”是指开设咨询服务热线,派驻医疗专业人员解答市民疑问;“一卡”指制作居民防御明白卡,涵盖居家健康管理常用药物的参考、就诊流程等指引;“一包”指制定了防疫治疗包,首批共采购了200万人份,由各社康机构根据病情的需要派发给患者;“一团队”指建立社区健康管理团队,为居民提供科普的宣传诊疗指引,特别是对全市62万名65岁以上的老人健康情况进行了摸底造册,向社区的重点老人免费发放,预防由无症状和轻症转为重症。

  二是继续全力扩容储备医疗救治资源,优先发挥社康的基层网底作用。深圳在全市811个社康机构开设了发热诊室,并配置吸氧设备。大部分的发热诊室已经设置了氧疗区,确保血氧饱和度比较低的患者在转诊前得到吸氧治疗。三级医院用于救治新冠重症病人的综合ICU床位,不小于全院总床位的4%,同时要储备一批全院实际开放床位,4%可转换的ICU床位,以满足老百姓的需求,督导各医院按时配足配齐重症床位和设备,确保有需要时救助床位顶得住、用得上。同时科学规范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组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重症专业知识培训,提升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能力和救治水平。

  三是不断加强就医保障。持续加强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供应,全力做好药品的调拨、协调、生产、保供、流通保障等工作,加强相关药品检测试剂的储备工作,优先保障发热门诊的用药需求,全面加大对70种中医药方的储备和推广,最大限度满足市民群众的就医用药需求。同时紧急采购并安装了一批呼吸机等医疗相关设备,进一步强化了重症救治工作。

  常巨平提醒,在康复6个月后,人体内的抗体水平会有一定下降,不管此前有没有打过疫苗,这个时候都可以继续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来加强防护。如果已经打了一到两针或三针的群众,康复6个月以后还是可以继续接种加强针。

  会上,珠海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罗福智介绍,目前全国主要城市正在度过或已经度过新冠病毒感染高峰。珠海也已于上月底度过感染高峰,现阶段处于下降通道,发热门诊每日就诊量已出现明显回落迹象,但重症救治仍处在高位平台期。当前随着春节假期的临近,以及防控政策优化之后地区间交往的频密,疫情传播还将在一定时期内持续。

  1月9日,佛山市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佛山近期应对新冠感染防控总体情况,回应社会关切。

  佛山市新冠感染防控指挥部副总指挥、副市长周紫霄介绍,2022年12月中下旬,佛山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数达到峰值,目前正处于高峰后的回落阶段,发热门诊就诊量已稳步持续下降,从12月20日峰值的3万人次下降到1月8日的2110人次。为确保延波削峰,平稳度峰,佛山迅速将防控工作的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全力保障市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月9日,在惠州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惠州市副市长于加良表示:“根据省、市疾控中心预测,惠州已于2022年底跨过了第一波疫情高峰。”

  根据当前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和阳性个案发现情况,惠州日新增感染人数呈逐步下降趋势。不过,社区仍存在一定数量感染者,对医疗需求仍维持在较高位水平。

  茂名卫生健康局在会上介绍,根据分析,茂名新增感染者数已于2022年12月26日跨过高峰,2022年12月27日以来核酸检测阳性率和发热门诊就诊人数持续下降,但整体仍处于高位流行阶段,社区仍存在较多感染者,看病就医需求将维持一段时间的高位平台期。

  会上特别提醒,临近春节人员流动频繁,茂名作为人口输出大市,返乡人员多,疫情仍然可能存在波动。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