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8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张建松,安徽岳西人,1970年10月生。199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中国新闻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现为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上海分社首席记者,上海市闵行区政协委员。
张建松长期关注我国海洋与极地报道。2007—2008年参加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是新华社历史上第一位赴南极采访的女记者。2010年参加中国第4次北极科学考察,是新华社历史上第一位抵达北极点采访的女记者。2012—2013年,5次赴我国钓鱼岛领海采访,见证了中国人民坚决捍卫我国钓鱼岛主权的历史性时刻。2013—2014年参加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全媒体报道了“雪龙”号在南极救援遇险的俄罗斯船、自身被困、成功突围、紧急搜寻马航MH370失联客机等国际关注的重大新闻。
《深海探秘:换一个角度看地球》是新华社高级记者张建松集科学、探险、科普、人文、风光、精神于一体的海洋科普图书,被着名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汪品先院士誉为海上的“《徐霞客游记》”。
在这本书中,作者张建松用亲身经历和视角,还原了真实的深海大洋;用深入浅出的笔触,阐述了海洋的科学奥秘和科学家的探索精神;用女性的细腻观察,展现了大自然的神秘和壮美。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在西南印度洋中脊,见证中外科学再一次向地球莫霍面发起的大洋钻探有多么艰难,深入了解科学家为什么要钻穿地球的莫霍面;也可以在北印度洋,目睹莫克兰海沟,奇异的海上生花、神秘的荧光海、大规模的藻华等自然景象,有多么令人震撼。全书图文并茂,穿插了作者拍摄的数百张精美照片;在每个篇章之后,同时附有精彩的现场视频,微信扫描书上二维码,即可点击观看,是融媒体时代的创新之书。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浩瀚海洋,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巨大接续空间和丰富资源。深海,堪称地球上不为人知的世界。许多人并不知道,在远离人烟、艰苦孤寂的深海大洋,我国一批又一批海洋科学家,前赴后继、日夜奋战在大海的波涛深处。他们劈波斩浪、不畏艰险,不懈探索海洋之谜,勇敢攀登科学高峰。他们为人类认识海洋、为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经略海洋作出了贡献。
新华社上海分社首席记者、高级记者张建松,长期关注我国海洋报道。她将近年来自己在印度洋、太平洋、南海、东海的一线采访,真实见闻和所思所感集纳成书——《深海探秘:换一个角度看地球》。张建松在书中分享了自己在西南印度洋亲历大洋钻探,在北印度洋目睹神秘“荧光海”,在南太平洋直播深渊海沟,在西太平洋探访海山“奇花异草”等难忘的经历,彰显了我国科学家在深海大洋一线拼搏奋斗的科学探索精神。
着名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汪品先院士为该书作序。他评价说:不同于大多数的新闻报道或者科普作品,这本书记录的是一位‘战地记者’在深海探索前线的亲身经历,是深海“战役”的写真。近年来有关海洋的出版物数量猛增,罕见的是文化人亲身背着相机、顶着海浪,和科学家们一起进入深海线,根据长期考察经历所书写的作品。
作为一名女记者,张建松冒着惊涛骇浪,多番探索南北两极,12年里出海近20次,有700多天航行在海上,足迹遍及太平洋、印度洋与南大洋,经常过着连续几个月的海上生活,甚至在大洋深处度过春节。从南极到北极、从太平洋到印度洋、从中国船到美国船,在浩瀚无际的深海大洋一路漂泊闯荡的过程中,张建松最深切的体会是:我们都是地球的“岛民”。
她表示,换一个角度看地球,我们人类就是生活在一些大大小小的岛屿上。“换一个角度看地球,就会发现: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如此狭小、地球母亲如此脆弱。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爱护母亲、保护地球?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是一个真真切切的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