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7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近年来,龙山县人民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创新融入“三三”制一站式解纷工作法,探索建立前端源头减量、中端提质增速、末端息诉止纷的诉源治理三级过滤体系,形成了“调解优先-审判相辅-普法反哺”的完整闭环,让更多的矛盾纠纷化于未发、止于未诉。
湖南省龙山县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湘西北,总人口61万,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81%,当地民风淳朴,有极具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但长期以来,老百姓因陋习和法律意识的欠缺,扯皮、霸蛮、打架屡见不鲜。
“‘三三’制一站式解纷工作法,就是依靠党委总揽全局,人民法院主推并指导,推动村(社区)、乡镇(街道)和县直部门三天必调、必调三次,县级三调联动、三周办结,在矛盾排查、诉前调解、诉调对接等方面精准发力,将法治、乡风、民俗有机融合,让土家苗寨也能打通纠纷化解‘高速路’”,龙山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杜丛志说。
前不久,家住水田坝镇的王某因土地征收补偿款分配问题与同族兄弟发生争执,由于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村委会在知悉该纠纷后,曾多次上门组织调解,但双方一直未达成一致意见,导致该补偿款留在村委迟迟无法发放。
龙山法院茨岩法庭对争议问题进行现场走访调研,勘地界、查实情,结合本地风俗民情,联合当地村镇干部、派出所、司法所和有威望的老人,对双方当事人进行劝导,从法律条款和利害关系等多种角度进行解释与调解,最终同为宗族兄弟的双方放下芥蒂,同意平分征地补偿款。
在龙山法院的倡议推介下,由龙山县委组织领导,同县矛调中心、县直各单位、乡镇街道、村社区、行专调解组织等共同成立矛盾纠纷调处化解领导小组,并主动邀请龙山县人民检察院对诉源治理工作运行进行法律监督,通过更广泛地吸纳当地的力量参与调解,实现了化解矛盾纠纷从“单一化”诉讼向“多元化”调解的转变,实现矛盾纠纷在村(社区)一级化解70%、乡镇(街道)一级化解20%、县级化解10%的“721”工作效果。
“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了这笔钱,感谢法官的耐心调解”,一位当事人在法官调解下,成功拿到机动车事故赔偿款后连声道谢。
龙山法院创新成立诉源治理审判、执行两支党员办案先锋队,在县矛调中心设立退休全国优秀法官吴良佑调解室,常态化开展诉前巡回调解行动,对派出法庭和县矛调中心受理的疑难、复杂矛盾纠纷进行集中攻坚,确保矛盾纠纷及时、高效、源头化解。
近年来,诉源治理工作已成为龙山基层社会治理的自主创新项目。依托派出法庭,通过整合乡镇街道调解委员会、司法所、派出所、村委会、“乡贤”“五老”等调解力量开展诉前调解,有力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自2021年推行“三三”制一站式解纷工作法以来,共排查受理各类矛盾纠纷5109件,调处成功4856件,引入诉讼程序253件,调处率达100%,调处成功率达95.04%,矛盾纠纷化解率明显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以前有矛盾,是我们自己四处找相关部门解决,现在有纠纷,就有干部们主动找我们协调处理,在家门口就得到化解”。自“三三”制一站式解纷工作法推行以来,越来越多的群众发出这样的感叹。
2023年7月,家住桂塘镇明溪村的李某某情绪激动地向下村办案的召市法庭干警讲述自己的遭遇,其子因家庭纠纷不愿承担赡养义务,又阻止其他子女对老人进行赡养,且李某某已年过八旬,亟需解决养老问题。在知悉此项矛盾纠纷后,召市法庭协同桂塘镇政府、派出所、司法所及村委会干部迅速组成调解队伍,认真听取双方当事人诉求,普法律、讲道理、话人情,多方沟通协调,通过不懈努力,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矛盾纠纷圆满解决。
“不管多忙都要下村,让领导干部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实现坐堂审案向上门调处的转变。”龙山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田代飞表示。今年来,龙山法院院领导主动下村调研60余次,带头发现问题、调处矛盾纠纷135件次,全院干警上门调处纠纷1300余件,确保事事有人管、件件有回音。
走进龙山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最显眼的就是专业高效的服务窗口和装备齐全的网络调解、立案终端。近年来,龙山法院积极探索两个“一站式”建设工程,依托网络化、智能化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精准对接矛调中心、县直单位、行专调解组织等,对重大、复杂矛盾纠纷进行先行调处,主动联系对接企业,对物业、金融、保险、医疗等易发常见矛盾纠纷隐患结对排查,建立联络机制和工作台账,开辟涉企案件“绿色通道”,积极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简易程序,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民商事案件,实现快调快审快结,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提档增速。
2020年,胡某等人与某医院因医疗问题引起纠纷,3年内,双方多次协商仍未达成一致,终将此事诉至法院。龙山法院知悉后,迅速组成调解小组全力进行调处。经与胡某、医院分别多次沟通调解,最终达成最佳的调解赔偿方案,胡某等人压在心里的石头终放下。
为减轻群众诉累,龙山法院积极构建“平台+调解”的模式,利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等,让群众足不出户完成“在线视频+诉前调解+司法确认”。
2022年底,王某与黄某在外地打工期间发生借款纠纷,因一方当事人身居外地,无法前往法院,为节约当事人诉讼成本,承办法官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主动引导双方当事人使用法院微信调解平台在线调解,并耐心指导在线平台操作方法。在法官的积极沟通协调下,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并在平台生成的调解协议上签字确认,经双方当事人同意,通过湖南法院收转发一体化送达平台即时将调解书送达当事人。全程不到30分钟,该起民间借贷纠纷圆满化解。
今年来,龙山法院通过升级一站式服务,诉前化解纠纷516件、司法确认155件、化解10人以上群体性案件8起、重大矛盾纠纷7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023年,龙山法院受理了一起离婚和返还彩礼案,年轻夫妇结婚不久,就起诉离婚并要求返还彩礼。这是龙山法院今年来受理的第9起同类案件,为了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在取得当事人同意后,承办法官决定利用“赶场日”,将巡回法庭开设在人群聚集的活动广场,现场吸引乡镇干部、老百姓等100余人驻足旁听。
庭审中,在双方举证和听取当事人陈述后,承办法官没有急于宣判,而是分析因果、讲理析法,将村规民约与法律规定的不同之处一一讲解。庭审足足持续了3个小时,讲得当事人和家属心服口服,旁听人员在休庭后都迟迟不愿离开,对相关法律问题和困惑进行咨询,法院干警耐心解答,将严肃的庭审现场变成互动交流的普法课堂。在该案开庭后,该地离婚纠纷案件闹到法庭上来的数量明显减少。
在全国优秀法官田代飞等先进典型的带领下,龙山法院探索出适合本地实际的“走、访、问、调、审”5字工作诀,即走村寨一线、访民风民俗、问群众诉求、调疑难案件、在事发地开庭审判,改变了以往法庭坐、等的局面。
“矛盾纠纷最好的解决时期就是未发时期,通过加强法治宣传,引导群众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让更多的‘磕磕碰碰’能够通过群众内部协商解决、止于未发。”龙山县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向明如是说。
“只要老百姓觉得我为他们做了实事,就是我心中最大的满足”,这是每一个参与在诉源治理一线的龙法人的心声。通过推行“三三”制一站式解纷工作法,今年来,龙山法院新收案件数相比去年同期下降约15%,无有案不立事件发生,公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初信初访、信访总量和越级访量明显下降,因矛盾纠纷引发的涉稳风险明显下降;无“民转刑”“刑转命”案件的“三升两降一无”显着成效。助力龙山县先后获评“湖南省平安建设先进县”“湖南省平安建设重点推进县”,连续三年获评“湖南省信访工作示范县”,连续五年保持“湖南省平安县”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