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移风易俗、文明祭扫

时间:2023-03-28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清明祭扫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习俗,也是一种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文化传统。然而曾几何时,清明期间各种祭扫陋习一度盛行,有的祭扫铺张浪费,有的把祭祀变成封建迷信活动,还有的购买纸扎“别墅”“豪车”等冥物祭奠逝去亲人……凡此种种祭扫陋习,不仅是对传统习俗的误读,更是对现代文明的亵渎。据报道,每年清明节前后,各地因上山祭扫引发的火灾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导致森林火灾,涉事人员也受到责任追究。

  清明祭扫重在“情”而不拘于“形”。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祭扫方式也应与时俱进。正如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老山骨灰堂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八宝山殡仪馆始终注重提升生态殡葬服务水平,将殡葬发展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相结合,相比于焚烧冥币、烧香化烛、燃放鞭炮等传统祭奠,水溶祭祀更加生态、环保、文明,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倡导市民通过文明绿色低碳祭扫方式,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对已故亲人的缅怀。

  梳理媒体报道,一些地方的做法值得借鉴。在江苏常州的一个墓园,工作人员组成的服务小组“代客祭扫”,为一些无法到场祭祀的亲人提供祭扫服务,根据家属要求准备祭祀用品,现场擦拭墓碑、敬献鲜花、代读家书等。在浙江德清下渚湖街道,志愿者们帮助村民把写给逝去亲人的信件投入时空信箱,表达对亲人的哀思。一些墓地还在网络上为逝者家属提供寄存思念的平台和祈福、记录的载体,满足他们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精神需求。

  近年来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文明祭扫,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有关部门要严格规范殡葬服务行为,坚决纠正丧葬过程中的不正之风;殡葬单位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大力推广数字殡葬、网络祭祀、“代客祭扫”等新型祭扫方式,并为群众提供更多的便利,引导群众自觉文明低碳祭扫,树立移风易俗的祭扫新风尚。同时,强化群防群治,严厉打击环境污染等各种违法行为,让全社会的祭扫行为更加文明低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