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1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9月11日,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吾夏克巴依西村,地丽努尔在采摘枸杞。她来自邻村永集湖村,每年夏秋两季来这里摘枸杞。她每天能采摘20公斤左右,秋果季每天收入100多元,夏果季每天可以挣两三百元。平时,她还在微信朋友圈、抖音、快手等平台卖货,将枸杞加工产品售往南疆。
吾夏克巴依西村是精河县枸杞核心种植区,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枸杞,历经半个世纪发展,已从传统农业村转型为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特色产业村,全村现有枸杞种植面积4600亩。通过产业链延伸和技术升级,该村枸杞产业产值大幅提升,带动村民人均收入增加近1000元,采摘季为周边提供大量季节性就业岗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曲俊燕/摄
9月11日,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吾夏克巴依西村,一名村民在采摘枸杞。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曲俊燕/摄
9月11日,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吾夏克巴依西村,邻村永集湖村村民买买提在采摘枸杞。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曲俊燕/摄
9月11日,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吾夏克巴依西村,村民采摘的带梗枸杞。带梗采摘是为了保持新鲜度,新鲜枸杞装盒后可直接售卖。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曲俊燕/摄
9月11日,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吾夏克巴依西村,部分由当地枸杞加工的产品,包括枸杞干、枸杞原浆等。精河县是新疆枸杞、黑果枸杞的原生地。精河枸杞素有“红玛瑙”之称,具有果实鲜红、粒大圆润的特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曲俊燕/摄
9月11日,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夏尔托热村,大片的棉花田。夏尔托热村地处天山北麓大河沿子灌区支渠末端,是典型的以棉花为主导产业的农业村。全村现有棉花种植户130余户,耕地总面积1.6万余亩,其中棉花种植15600亩,棉花种植占比超98%。通过技术升级和管理优化,该村棉花亩产从200公斤跃升至400公斤以上,2025年预计全村棉花总产值超2000万元。加上政府棉花目标价格补贴和优质棉专项补贴,农户亩均纯收入从五年前的300元提升至现在的600元以上,130户种植户年均增收普遍达3万元以上。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曲俊燕/摄
9月11日,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夏尔托热村,棉花种植大户丁红山在棉花地前。他说,现在棉花种植机械化程度高,他管理150亩地,用采棉机10个小时就收完了,一个人就能干。村里还经常组织棉花种植户去石河子等地学习,棉花专家也常常来村里指导。现在,他的地亩产约500公斤,年收入能达到10万元。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曲俊燕/摄
9月11日,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夏尔托热村,棉花种植大户丁红山展示手机上的自动浇水小程序。有了这个小程序,无论身在何处,都能通过手机控制地里的浇水系统,大大解放了人力。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曲俊燕/摄
9月11日,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夏尔托热村,大型农机手轩宝林在棉花地前。他说,2013年村里开始用采棉机后,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现在采棉机干10个小时,能顶1500个人手工捡棉花的量。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曲俊燕/摄
9月11日,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夏尔托热村,棉花即将迎来丰收,一名农户将田边的太阳能杀虫灯取下,留待明年继续使用。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曲俊燕/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