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0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汛期与暑期迭加的特殊时期,各类安全事故进入易发高发阶段。近期,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不少网友留言反映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背后的管理漏洞。对此,多地有关部门积极查缺补漏,全力保障青少年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暑假。
7月的一个傍晚,山东青岛市民赵先生像往常一样下班回家时,在地库的角落发现了一处令人揪心的安全隐患:一口热力井的井盖不翼而飞,井内积水已逼近井口,管线、扳手、铁板等散落在地面各处,周围却没有任何警示标志。“正值暑期,孩子们常在小区四处乱跑,万一哪天跑到这里掉下去,都发现不了……”想到这里,赵先生立即拿出手机,在“领导留言板”上反映了这一问题,“希望在雨季来临前,物业能认真巡检所有井盖,排除安全隐患。”
经查,赵先生提到的窨井,位于小区地库热力站内,因门锁被撬导致安全隐患暴露。街道当即协调物业与热力部门联动处置,目前已完成井盖补装及门锁修复工作。
7月31日,街道在官方回复中详细通报了整改措施:“已要求物业公司进一步完善巡查点位,同步启动‘拉网式’安全排查,对小区所有井盖、排水沟、地库暗角等风险点逐一过筛,对雨季易积水区域及儿童活动区域周边井盖拍照建档、加固并加密日常巡检频次,将巡查记录形成档案留存,确保问题闭环管理、风险动态清零。”
“前些天特意去看了,问题区域已经整改到位,小区里也没发现类似隐患了。”回访时,赵先生告诉记者,“井盖丢失看似小事,但关系到孩子们的安全就不能马虎,现在终于可以放心了。”
随着宁夏中考将游泳纳入考试项目,银川市今年暑期掀起一股“游泳培训热”,各大游泳馆暑期班报名火爆。然而,在这股学习热潮背后,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游泳馆的水质安全问题。
“每次送孩子去上课,都要盯着泳池水看半天。”今年暑期,宁夏银川牛女士的孩子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游泳培训班。望着泳池中戏水的孩子们,她坦言,虽然支持孩子掌握游泳技能,但很担心水质不达标可能带来的健康隐患,“泳池的水质检测过关吗?孩子们学习游泳的过程中将小便排入泳池内怎么办?”思来想去,她选择在“领导留言板”上留言,呼吁相关部门加强对各游泳培训机构和游泳馆的水质监管,定期在影响度较高的新媒体账号上公开水质检测结果,规范行业管理。
牛女士的留言很快引起了银川市卫健委与市疾控中心的重视,经过综合研判,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保障泳池水质安全。
目前,全市游泳场所均实现100%持证经营,全部配备浸脚消毒池,并采用次氯酸钠等专业消毒剂进行规范消毒,还建立了“第三方月检+场馆日检”的双检测机制,检测结果分别在场所内醒目位置和银川市疾控中心进行公示。
在暑期到来前,相关部门已对游泳场所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并组织水质抽样监测,检测结果即将向社会公示。银川市疾控中心还发布了《夏日泳池“避坑”指南》,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提醒大家关注水质报告、文明入池,同时发动全民监督。为从源头保障水质,各游泳场馆还被要求加强引导,授课时及时提醒儿童使用泳区内的卫生间,杜绝孩子在泳池内小便等不文明行为。
暑期旅游旺季本应是一家老小外出度假、放松身心的好时机,但一些景区的乱象却给难得的旅途添了堵。
“景区商业街尽头的栈道突然变窄,走近一看发现通道旁不仅摆放着供人用餐的桌椅,还有两辆使用液化气、架着高压锅的小吃车,我母亲差点摔倒。”7月21日,刘女士在“领导留言板”上留言表达自己的担忧,“作为景区的唯一出入口,游客众多,旁边又是山林,在高温天气下使用明火和高压锅实在太危险。”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收到留言后,丰都县文旅部门对此开展了专项整改工作:将景区内所有商铺统一规范至门市屋内经营,并与各商家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书,下一步,还将持续加强对景区的监管力度,定期开展巡查工作,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出现。
8月1日,记者拨通刘女士电话。回访中,她说,“留言几天后,就接到了整改反馈,工作人员还加了微信发来整改后的照片,现在通道宽敞整洁多了!”
这个暑期,文化和旅游部与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针对旅游乱象联合开展了为期一年的专项整治,聚焦无证经营、强迫购物等突出问题,重点监控亲子游、研学游等高风险产品,同时,还发布了《旅游避“坑”指南》和《旅游安全实务手册》,为游客提供从“避坑”到“避险”的全方位出行攻略。
暑期安全无小事,全民监督正当时。若您发现身边存在安全隐患,欢迎来“领导留言板”反映问题,共同守护平安假期。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