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水清岸绿人欢畅!三明积极推进安全生态水系统建设

时间:2023-03-28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现在,水茜溪溪水清,岸边景色美,大家越看越欢喜!”10月中旬,在宁化县水茜镇水茜村,村民黄友清笑盈盈地说。

  时光回溯到3年前:水茜溪河道狭窄,每逢天降大雨,洪水便漫过田地、街道,给周边村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不便。

  水茜溪的蜕变,得益于安全生态水系建设。这些年,水茜镇利用独特水利资源优势,陆续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万里生态水系等项目,先后投入1200多万元,完成综合治理河长8公里。同时,建立河道管理长效机制,加强日常管理,每条河、溪都安排河段专管员抓好沿岸环境卫生整治,保持河道和水体景观干净、美观,辖区内的溪流迎来了美丽“蝶变”。

  黄友清的农田就在水茜溪生态护岸旁。他深有感触地说,自从生态水系项目建成后,周边稻田再也没有出现过被洪水淹没的情况。由于水稻长势良好,农户连年增产增收。

  作为水茜镇党委书记、镇级总河长,饶志斌想得更周全:“我们计划建设休闲步道、梯田迭水、维藩古廊桥等节点景观,强化河长制工作,打造水岸共治示范片,助力文旅产业发展。”

  怀揣为民初心,近年来,三明市把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通过生态补水、生态清淤、生物净化、自然型护岸等综合措施,持续完善水生态体系,使辖区内河流保持“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安全、生态”的“高颜值”。

  2019年以来,三明市共实施18条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项目,总投资2亿元,完成治理河长146公里。为巩固项目成果,三明市全力落实好建后管养机制,河流所在县、乡均建立河长制,设立河长办,建立河道巡查、河道保洁等一系列长效机制。同时,根据水系特点,结合乡村振兴,打造一批生态完备、景色优美、人文突出、旅游丰富、和谐共生的安全生态水系旅游风景区。

  建设生态水系,释放生态红利。在泰宁县大田乡,行走于大田溪沿河休闲步道,只见两侧民房干净整齐、错落有致,龙鳞坝清澈剔透的河水顺势而下,岸边水草、植被丰茂,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生态乡村画卷。

  “沿河两岸建设得很漂亮,越来越多游客来这里游玩了。”大田村村民聂树根说,他经常看见河道有专管人员进行清理,这几年经过治理,大田溪变化很大,老百姓们很高兴。

  水生态治理是一场持久战,要的是久久为功。记者从市水利局获悉,“十四五”期间,三明市规划实施安全生态水系项目治理河长300公里,已完成三元区溪源溪楼源段、尤溪县新阳溪林尾至下桥段等9条生态水系实施方案批复,批复治理河长60公里,并启动了后续项目实施工作。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