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男子报警4千余次怎么解读?

时间:2023-02-25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原标题:顺义区“两区”建设第十六次新闻发布会召开:出台政策+刺激消费,打造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

  顺义区融媒体中心消息2月24日,顺义区召开“两区”建设第十六次新闻发布会。新华社、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北京广播电视台等十余家中央、市级、区媒体受邀线上线下参加。发布会现场,区商务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北京海关所属天竺海关、区投促中心分别围绕“两区”建设阶段性成果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等内容进行发布。

  去年,顺义区立足区位优势,始终将“两区”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和重要抓手,累计新设企业、入库项目和落地项目等数据排名全市前列。

  顺义区在探索制度创新方面持续发力,在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率先实施卡口智能化监管创新试点,口岸区域卡口智能化建设完成并进入测试阶段,助力跨境贸易营商环境提升;创新建设文化艺术品全球集货平台,文化保税案例由商务部等四部委向全国推广;全国首创生物制品检测代抽样制度。截至目前,顺义区已完成90项“两区”建设重点任务,形成15项“全国首创或首批”试点政策,其中2个试点政策全国独有,3个案例向全国推广,4个案例向全市推广;7项政策入选北京“两区”突破性政策。

  自北京市“两区”建设启动以来,顺义区累计落地项目717个,排名全市前列。去年,一批发展带动性强、辐射面广,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项目相继落户。中国首家开设于保税区的艺术空间——国际顶级画廊里森北京永久空间落户;国航与罗罗共建全新民用发动机维修合资公司——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注册落地,这是罗罗全球维修网络的中国大陆第一家合资维修公司;工银租赁与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达成100架飞机、500亿元投资规模战略合作;成功引进波音维修基地、懋隆国际、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展览馆等有服务贸易特色的项目。

  今年,顺义区启动实施《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顺义组团重点园区发展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围绕发挥三大园区开放引擎作用、提振重点产业提质增效、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四方面提出30项重点任务。

  顺义区还将积极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发布《顺义区促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专项资金支持办法》,亮出刺激消费一揽子政策,实施支持社零额稳定增长、支持各类首店落地、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供给、支持传统商业转型升级等8大举措,加强零售、餐饮等商贸业消费产业资金扶持力度。

  “下一步,顺义区将紧紧围绕 ‘两区建设打头阵’的目标要求,统筹谋划再对标、项目落地再加快、园区发展再聚焦、支撑保障再强化,努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临空经济创新引领先行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为全市率先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助力国家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贡献顺义力量。”区商务局副局长黄楠在发布会上表示。

  发布会后,记者走访了位于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的顺丰快递全自动分拣中心、科园信海(北京)医疗用品贸易有限公司,现场体验到现行政策为企业进一步提速。

  顺丰快递全自动分拣中心是顺丰集团在京投资建设的首个枢纽型中转场,也是目前北京快件流转量最大的分拣中心。“这台设备是目前我们行业里最先进的全自动智能分拣设备,日均最大中转量达150万件。整个分拣中心立足顺义区航空货运和陆运结合的属地的优势,主要承接华北地区航空快件集散、分拣和中转运输,实现快速交运及互转,打造高质量物流服务体系。”北京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宏旭说。

  进口生物制品检验绿色通道由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管委会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合作建设。在绿色通道功能加持下,进口生物制品检验抽样受理通关时间从24小时缩短到1.5小时,大幅提高了进口生物制品的通关检验效率,是全国首创的进口生物制品口岸法定检验及批签发新模式。“以前产品检验需要跑多家单位,1至2周时间才能完成,现在不出园区就能报签、审核,1个小时之内就能全部完成。便捷高效的服务为我们企业节省了时间、人力等多项成本。”科园信海(北京)医疗用品贸易有限公司采购业务经理杨静说。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