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关于纳萨姆平原具体是什么原因?

时间:2023-01-16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化名)两人做生意多年,攒下了不少积蓄,为了存取方便,两人便将钱存在了县城里比较大的一家银行内。

  2017年初,王某以完成理财任务的名义,请求张三和小莉帮忙,虽然这次是以王某的名义进行投资理财,但想着大家都是亲戚,两人也就答应了。

  就这样,王某先后从小莉手上共骗取了500万元,当张三和小莉询问理财的进展或是索要购买理财产品的凭证时,王某总是找借口推脱。

  紧接着,在2019年3月份,王某再次请求他们帮忙,谎称如果完成银行了2000万元存款任务,就有机会可以当主任行长。

  乍一听,张三和小莉觉得可行,如果王某真的能当上主任行长,对他们来说也是好事一桩,于是两人便答应了他的请求,又将200万元活期存款转为了定期。

  之后,当小莉来银行办理业务时,利用职务之便,王某很顺利地将事先伪造好的两张假回单拿出来给她。

  同年4月,由于又有两笔定期存款要到期,小莉便去银行将其继续转存为定期。而这两笔共500万元的存单,被王某以领取礼品为由拿走了。

  后来,由于一直要不回身份证和回单,小莉开始对王某产生怀疑,便抽了空去银行查看卡上余额,令她震惊的是,卡上竟然空空如也。

  于是,张三和小莉连忙报警,所幸在警方的帮助下,很快就抓到了王某,而王某也因涉嫌诈骗罪被拘留,最终被判处无期徒刑。

  而且,根据柜员谈话记录来看,相关工作人员对此也并不知情,王某应属于自然人犯罪,相应损失应由王某个人承担,与银行无关。

  小莉方面辩称:王某不仅在个人业务凭证上填写的信息是错的,而且受理单上的电话与预留电话也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柜员能让他把钱取走,难道不是银行的责任吗?

  一审法院:张三和小莉作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对自己的银行存款应负有安全注意义务,应该知道将自己的身份证和存单交给他人,具有一定的风险。

  对于法院的判决结果,张三和小莉自是感到不服,便进行了申诉,但二审法院认为一审结果并无不当,维持了原判。

  有法律行业的专业人士称,首先,由于王某涉嫌刑事犯罪,警察和法院对于王某的违法所得,应当依法追缴;

  该事件在网上也引起了热议,有网友评论,张三和小莉就是太过于相信亲戚了,再加上自身防骗意识不够,不知道不能将自己的银行卡、身份证和密码同时给别人,所以才令自己身陷囹圄。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